把中国商贸城开到赞比亚!海门人宣亚标被誉为超市王国的“国王”
信息来源: 江海晚报 | 2018-12-29 14:49:39 | 访问次数:577次
这两天,通商宣亚标的内心格外的平静,尽管刚果(金)和津巴布韦的两家建材超市已进入了开业倒计时,但他依然保持着惯常的气定神闲。
9月21日,赞比亚的基特韦,宣亚标的第7家建材超市如期开业。从2001年成功开出第一家超市,到目前为止,宣亚标已经在赞比亚全国拥有45家百货超市和7家建材超市。一位来自海门的有着满脑子想法的商人,就这样被誉为了赞比亚超市王国的"国王"。
创业:
从中国到外国
从欧洲到非洲
1997年,一位南通商人从东北消失了;2000年,这位南通商人又从罗马尼亚消失了;这一年的12月,他出现在非洲内陆国家——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街头。别人看到了满眼的贫穷,他看到了潜在的市场,果断决定在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开创自己的事业。
他,就是来自南通首个华侨村——海门林西村的宣亚标。
20岁那年,宣亚标开始经商,第一站是东北。他在那里的做了9年家纺生意,至今他还记得,那时的柜台是自己租赁的,经销的家纺产品统一使用"舒恋"商标,开具的发票统一使用海门县三星工业公司的名称。他在东北做得好好的,说走就走了,不为别的,就因为叔叔郁锦祥在罗马尼亚创业,让他也有了去试试看的想法。
宣亚标特别强调了"想法"这个词,平静而坚定地说了一句:"想法很重要。"在罗马尼亚打拼了三年,宣亚标又有了新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人说:"赞比亚很穷,你别想在那里赚钱。"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宣亚标想:穷不怕,就怕没市场;只要有市场,就不怕没钱赚。
10天里,宣亚标转遍了卢萨卡,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撤离罗马尼亚,转战赞比亚。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租房子、办驾照、开公司的所有手续。他还特地为自己的家纺产品申请注册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熊猫。
即使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人疑惑不解:饭都吃不饱,这么穷,你还去开工厂;你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宣亚标在赞比亚创办的家纺企业,也是南通人在赞比亚的第一家企业,就在人们善意的劝说和担忧声中,为他在铜矿之国赚到了第一桶金。
超市:
率先创新尝试
培育引导市场
2001年7月4日,宣亚标的第一家春竹超市在卡马拉市场开业了。人们如潮水一般涌进了250平方米的超市。
开办超市,源于宣亚标的两大发现:卢萨卡200多万人中有很多人不穿鞋子;在当地很难找到一家小而全的日用商店。他因此再次看到了潜在的市场,心里涌动着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想法。
宣亚标迅速在卡马拉租了超市用房。房子没有门窗,没铺地砖,更没有卫生间,他飞快地从国内找来装修工人,将原来简陋的房子装修一新;很快,从国内组织的鞋帽、床上用品、餐具、针线、首饰、挂件等2000多种物美价廉的商品摆上了货架。
至今,宣亚标还记得第一家超市开业当天的情景。琳琅满目的商品,都可以自己挑、自己拿,这样的敞开式销售,从未见过,赞比亚的消费者既很好奇,又很开心。眼看着前呼后拥的顾客要把门挤爆了,春竹超市不得不临时采取限制措施:要等一批顾客出来,才放一批顾客进门。超市里的商品不一会儿就被抢购一空。
市场小,需求大,宣亚标对赞比亚的这一判断很快得到了应验。从那时起,宣亚标的超市走上了连锁扩张之路。10多年间,45家春竹百货连锁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赞比亚全国共有10个省,春竹就占据了其中的6个省。小小的春竹,悄悄改变了赞比亚人的购买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随着市场的培育与拓展,40多名中国人先后跟随宣亚标来到赞比亚工作,400多名赞比亚人获得了就业岗位。有趣的是,春竹超市的货源丰富、价格优惠,引得赞比亚周边国家的商人纷纷前来进货,宣亚标因此结交了刚果、坦桑尼亚、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的贸易伙伴。更值得一提的是,宣亚标首创的这一模式后来被很多人效仿,目前,赞比亚国内半数以上的超市都是他带出来的。赞比亚超市王国的"国王"仅在这一点上抑制不住地流露了骄傲情绪,并希望更多南通人走出去、跟上来,一起做大做强市场。
在日用百货超市上的成功并没有让宣亚标满足,偶然间他发现了建筑材料的商机,又萌生了一个进军新行业的想法。中国商贸城建材超市应运而生,KAIKAI注册商标呱呱坠地。近5年里,宣亚标开了7家大型建材连锁超市。每家超市都在2000平方米以上,供应来自中国的6000多个五金工具产品,至今依然是赞比亚建材超市的龙头老大。
交流:
民间爱心大使
四任总统点赞
今年是通商非洲创业第20年,也是宣亚标深耕赞比亚的第18年,在迈向非洲的第一代通商群像里,留下了他执着而坚定的背影。
18年里,宣亚标每年总有10个月在赞比亚,最多只有两个月在国内。作为赞比亚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副会长、赞比亚南通商会会长,他一直为增进中赞两国的交流合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0年间,宣亚标先后对接援助了三所孤儿院,他将被子、毛毯、文具送到了孩子的手里,也将关爱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每年的圣诞节、春节,他总是早早邀请500多个孩子来到自己的两家酒店,欢聚一堂,欢度佳节。
每年组织部分员工到中国参观,是宣亚标的一大创意。赞比亚的青年达卡,至今还念念不忘他的中国之行。那一次,他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哪里是上海,这就是纽约啊。达卡的老乡莫佳拉先生则对海门的村镇建设留下了深刻印象:哇!农村都这么好,多干净多漂亮。
对宣亚标的创业传奇和爱心善举,赞比亚的四位总统和贸易部长都给予了高度评价。1964年赞比亚独立后的首任总统,现已94岁的卡翁达、已故总统蒙那瓦萨、第六任总统班达和现任总统伦古,都曾多次来到宣亚标的超市和公司,对这位来自中国民间的爱心大使翘起了大拇指。作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老朋友,卡翁达意味深长地对宣亚标说道:如果中国的商人都像你一样,中赞友谊必将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