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张贤贵在异国他乡的创业历程就像是一个接一个的奇妙故事——阿联酋王子信任的“中国张”
信息来源: 江海晚报 | 2018-12-29 14:39:50 | 访问次数:518次
11月7日夜晚,迪拜灯火璀璨,车水马龙。阿联酋华人华侨联合会副会长、南通阿联酋商会会长张贤贵在接受我们的采访后,匆匆赶往机场,和他的合作团队会合,前往上海观摩进博会。 张贤贵在接受采访时一再表示,“我的经历既不坎坷,也不传奇。”但在我们听来,故事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他原来没有想过自主创业,更没有想到会只身前往异国他乡创业;20年间,他总能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阿联酋的合作伙伴信任他,终于也像信任他一样信任了“中国制造”。 两个小时的长谈 2001年的秋天,张贤贵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耳畔不时回响起易卜拉欣和他说过的那些话。最终,29岁的张贤贵毅然决然地重返阿联酋,开启创业之路。 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1998年,中国航天集团中东公司有意在江苏借调外派阿联酋工作人员,为期两年,仅招一名。因为年轻、懂外语、脑子灵活,他被推荐了;经过笔试、面试,他被录取了。当护照和机票送到他手上的时候,他才明白不去也得去了。 转眼间,两年过去。又拖了一段时间,张贤贵回到了家乡海安。时间空间、心态生态,都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无可逆转的改变。是留在海安过安稳的日子,还是到外面闯一闯?彷徨,纠结,忧虑,那段日子,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不禁又想起了那次长谈。 在借调阿联酋工作期间,张贤贵有幸结识了易卜拉欣。这位高级军官对来自遥远国度的诚实勤奋的小伙子充满了好感。得知小伙子即将回国,易卜拉欣数次挽留,希望张贤贵考虑一下他的建议。临别前,他又和张贤贵促膝交谈了两个多小时,强烈表达了帮助创业的心愿,反复问道:“你为什么不在这里试试呢?” 这一试才知道创业多艰。张贤贵带着信心和中国的丝绸、服装、建材,回到了阿联酋,却没有想到,一年多时间钱都花光了,连房租都交不起了,而生意却不见起色。 怎么办? 张贤贵的回答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黄页电话与宝马订单 “请问你在哪儿?你能否到我们公司来一下?” 2002年的一天,张贤贵像往常一样在外奔波,忽然接到了德国宝马公司阿布扎比区域总裁阿诺的电话,尽管离公司还有很长的路程,但张贤贵还是在电话里一口答应这就赶过来。 他曾经给别人打了数百个电话,终于有人打电话给他了。 在经过一年多的痛苦实战和深入思考后,张贤贵决定严格筛选客户、实施精准服务,期待在建材、家具供应上赢得突破,他还在心里想好了:“只要第一个项目能定下来,将来就跟它走。”那时,世界500强企业在阿联酋都有派驻机构,也许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已被张贤贵列入了潜在客户名单。在8个多月的时间里,张贤贵照着黄页电话提供的号码,主动给这些公司打电话,真诚表达服务意愿,除此之外,他还实施了看似笨拙而原始的扫街战略,挨家挨户地跑,接连跑了两三百家企业。扫街,就像撒网,十网九网空,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扫街成为张贤贵成功转型升级的第一步。 打了电话扫了街,接下来的是参与报价。每次接到报价通知,张贤贵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可他的报价往往成为第三报价,无奈陪跑。即便如此,张贤贵仍然坚信,他的“第一桶金”正在来的路上。 果然,宝马来电话了。 见了面,阿诺告诉他:“我们需要一批办公家具。” 张贤贵后来承认他当时说了一句大话:“不管你要哪儿的家具,我都可以提供。” 阿诺看了一眼他面前的白白净净的中国人:“这样吧,给你三天时间,你把资料和报价送过来。” 三天时间本来够了,可是,当时台式电脑的网速那个慢啊,慢得张贤贵只能通宵达旦地搜索过滤,才整理好了所需的资料。张贤贵准时将四个系列的办公家具和报价送到了宝马公司。阿诺一看就说:“就这个。” 此后数年,阿诺先后下了6次单,宝马阿布扎比公司成为张贤贵的首批固定客户。美国、法国、马来西亚企业派驻机构的订单也接踵而至,最多一年,张贤贵接单总额近亿元。 王子说:恭喜你 11月9日,我们来到了阿布扎比的沙漠深处,参观了张贤贵总包的sader军事营地项目。说起这个项目,又是一个奇妙的故事。 从2004年起,张贤贵创办的阿联酋塔吉特有限公司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他仍然像以往一样,每接项目,必到现场参与安装施工。 2006年的一个上午,在一个项目现场,当张贤贵忘我地工作的时候,有人默默地注视着他。过了几天,在另一个项目现场,这人又默默地注视着他。那时当地中国人极少,再加上酷暑高温、没有空调、中午无休、卖力干活,张贤贵心想人家大概就为这才多看了一眼。 没想到,这位陌生人居然对他说:“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接下来是一段对话: 我这个项目,你有没有兴趣做? 有。 交货期多久? 一般90天到100天。 你当真? 从第一批货到起算。 这笔400多万元的生意就这么做成了。过了几个月,张贤贵接到一个电话,说有人想见他。张贤贵一到一看:又是他,还是他!只不过,与以往不同,这次他穿一身佩戴军衔的军装,一旁有人悄悄地介绍:他就是艾哈默德王子、国王的侄儿、阿联酋陆军坦克部队总司令。张贤贵这才第一次知道了对方的真实身份。 王子言简意赅地说道:“恭喜你,成为我们的一员。我这里准备兴建很多基地,还是想给你做。” 张贤贵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总包的阿联酋军事营地项目,他每天早六点就到工地,一直做到下午五点下班,400多万元的项目,他用40天就做完了。更难忘的是,就是从这个项目起,张贤贵的中国制造开始在阿联酋登堂入室。过去,甲方总是指定某个国际品牌,更多的还特别说明不要中国产品。这既让张贤贵憋屈,也更坚定了他推广“中国制造”的决心。2006年,在“中国制造”打开阿联酋市场之初,张贤贵火速成立了深圳斯科普集成房屋公司,随后又组建了金雅思集团公司,从事对阿联酋供应来自中国的产品。 2008年—2012年,张贤贵先后在阿联酋中标、承接了14个单体规模较大的军事营房工程,中国制造的家具和建筑材料、防火材料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后,张贤贵的“中国制造”又昂首挺进了挪威、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家。 艾哈默德王子以及阿联酋的合作伙伴,就像信任张贤贵一样,信任了“中国制造”。直到今天,王子和中国张依然保持高度互信和诚意合作。 我们不禁好奇地问道:“为什么王子这么信任你?”张贤贵就回答了一句:“把别人的事情当自己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