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气象: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
邮编:226018

电话:
0513-85099225

传真:
0513-85099235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南通

南通改革开放40年发展述评⑨丨党建基石

信息来源: 南通日报 | 2018-12-26 15:20:31 | 访问次数:507次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40年来,江海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是我们国家伟大变革的一个生动缩影。《南通日报》推出南通改革开放40年发展系列述评,展现南通奔腾澎湃的改革开放实践,描绘全市人民革故鼎新的精神风貌,讲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南通故事”,为南通落实好省委赋予的“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新定位、新使命加油鼓劲、汇聚力量。

今天推送系列述评⑨ 党建基石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多少次举旗定向,多少次拨云见日,中国共产党引领改革开放航船,始终向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南通是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曾在中国革命史上涌现了红十四军、“反清乡”斗争和“苏中七战七捷”三座丰碑。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改革创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以党的建设为支撑和保障,江海儿女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动实践,在与日俱增的获得感、幸福感中,老百姓对党的感情与信任也越来越深。

坚定信仰,筑牢思想之魂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建党的“法宝”不能丢。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40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思想建党,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信仰信念,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1978年,我党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仅开启了当代思想解放的先河,而且恢复了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当时的南通也不甘落后,各级党组织分别组织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学习,并且与研究和改进思想、工作作风问题结合起来,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1991年6月,我市在南通第一个中共党组织诞生地通棉一厂(原大生一厂)举行中共南通独立支部纪念碑揭牌仪式,表明全市上下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我市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迈开改革开放坚实步伐,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征程,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抓紧抓实。

抓实抓细主题教育,补好精神之钙。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政治、思想、作风等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在加强党性锻炼、整治“四风”问题、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成效明显。市委主要领导和常委同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头参加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带头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各项规章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每年深入基层讲党课,推动全市党员干部淬炼党性、提升境界。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和发展成效,为南通追赶超越、争当先锋提供坚强能力保障。”在上个月举行的市第十七期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上,40名市管领导干部围绕如何实现城市交通转型升级、加强社会治理、处理环境保护与民营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庄重地许下了诺言。

聚焦发展大局,增强干部履职能力。我市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放在南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量,紧扣南通干部“所需”“所缺”,每年确定一个培训主题,比如2015年“两个率先”、2016年“四个全面”、2017年“九大任务”、2018年“八项本领”等系列研修计划。同时,我市深化与国内知名高校、异地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打造了高研班、中青年联办班、中浦院南通基地等高端培训品牌,扩大了南通干部培训的影响力。

我市先后举办全面从严治党系列专题培训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书班、“旗帜鲜明讲政治”专题培训班、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市管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全覆盖,进一步教育各级干部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堡垒

“美英回村十余年,长圩面貌起巨变,老少都赞戴书记,辉煌成就人人见。”海门市余东镇长圩村广泛传唱的这首民谣,唱的是老百姓对好支书戴美英的赞扬,也唱出了人民对党的支持与拥护。

昔日破落的贫困村,如何走出富民强村新路?戴美英带领村党总支一班人,把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群众需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形成“五彩长圩”党建品牌。通过探索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合作社带民富的新路子,全村建有合作社5家,惠及农户600多户;26户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全部由村干部和党员骨干“一对一”结对帮扶,全部脱贫致富。近年来,长圩村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南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40年来,我市大抓基层的导向日益鲜明。当前,全市有基层党组织两万多个,党员46万多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再加上市场经济、物质观念的冲击,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党要管党,首先是党委要管,压实主体责任。抓实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就抓住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牛鼻子”。

2016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提高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党的建设与经济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融合党建新路径,推动党的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分析基层党建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带头领办书记项目,市委常委定期点评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近几年来,市县乡实施“书记项目”202个,建立党建联系点300多个。同时,建立“季度专项督查、年中检查通报、年度述职评议”督查机制,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双百分制”考核办法,实施自我评价、督导组评价、社会公众评价、基层党建工作观察员评价“四位一体”综合评价,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市级机关各级党组织创新抓落实,把项目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阵地,对包括服务项目在内的700条社会评议意见狠抓整改落实,逐单交办、逐月跟进、逐条过关。2016年,我市机关党组织“服务项目争贡献,融合式党建促发展”做法,荣获“全国机关党组织‘两学一做’最佳案例”,受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表彰。

“老家发来的党建文章学起来就是有味道、有动力,”海安市城东镇石桥村的流动党员唐小惠已在外多年,曾为不能参加组织生活而遗憾。如今,石桥村的党建微信群总会实时推送党建文章,党总支还会经常了解她的最近动态,让她觉得很有“归属感”。我市创新的流动党员“磁铁”“风筝”工作法教育管理服务模式,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敢为人先、大胆实践,迸发活力、夯实基层。2015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基层党组织不仅要践行宗旨、服务群众,还要牢记政治属性、强化政治功能,旗帜鲜明地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按照“建组织、建队伍、建载体、建机制”,推动“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思路,全市建成1890个“江海先锋党群服务中心”和“江海先锋领航服务站”,并通过开展“微型农课”“党员故事会”等活动,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实施教育引导“十小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中教育引导群众。

“多亏了村党总支,村集体经济有了很大起色,才能有条件解决残疾人、五保户等就业问题。村里出台了党员红榜积分考核制度,增强了我们党员的归属感,也压实了一份责任。”在对村党总支发挥“一轴四轮”作用进行评价时,通州区先锋街道花园村14组村民葛汉文赞不绝口。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带头人的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基层组织工作成效。近5年来,我市累计选派700多名机关干部担任薄弱后进村(社区)第一书记,目前优秀大学生村(社区)官担任村“一把手”的比例达20%,“群众信得过的带头人”比例达90%以上。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工程,2500多名村干部获得大专以上学历。

2017年7月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镇村党组织书记提出了“一轴四轮”(以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轴心”,坚持抓党建、抓富民、抓生态、抓稳定“四轮”驱动)的履职要求,对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重点做什么、怎么做指明了方向。

今年7月,市委举办第一期全市镇村书记工作讲坛,强调要把“一轴四轮”主要职责落到实处,推动镇村书记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锤炼能力、改进作风,在南通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的生动实践中,更好发挥基层带头人作用。

风清气正,建好政治生态

“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任前政治体检,就是要抓住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真正筛选出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的好干部,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绷紧‘政治建设’这根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巩固讲政治、重大局、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上周,我市党员领导干部任前政治体检动员部署及业务培训会召开,提出将政治体检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体检诊断为“亚健康”“不健康”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拟任人选资格。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干部队伍源清流洁,是党内政治生活风清弊绝、从政环境天朗气清的重要前提。新形势下从严治吏,就是要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近年来,我市坚持“五个注重、五个坚决不用”的鲜明用人导向,大力培养使用“信念坚定靠得住、为民服务能力强、勤政务实作风好、敢于担当负责任、清正廉洁有正气”的好干部。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省内率先出台了《干部任用条例》“2+8”配套制度文件,制定40项重点任务,把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具体化规范化。建立市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与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健全干部经常性教育提醒机制,常态化开展谈心、任前、提醒、警示、回访等5类谈话,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严格执行“凡提四必”等制度,开展“三超两乱”、违规兼职、“吃空饷”、干部档案等专项整治,开展选人用人情况专项督查,严防干部“带病提拔”。

今年7月,市委制定出台了《南通市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实施办法》《南通市进一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实施办法》《南通市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进一步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南通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凝聚强大力量。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既要把好选人用人的“入口关”,也要上好日常监督的“必修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先后开展普及党纪基础知识教育、“高举旗帜、增强党性、艰苦奋斗”主题教育和党风廉政、法律法规教育,并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警示教育与专题党课,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近年来,市纪委监察部门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全力打造“三清示范区”,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组织部门推行党员教育管理“双预警”制度,综合运用分色预警、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组织处置等措施,明确划定纪律规矩的“红线”和“雷区”,让广大党员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我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以严明党纪党规为主线,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驰而不息狠抓作风建设,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2017年,市纪委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与“四个全面”考核有机结合,对15家单位组织重点检查考核;强化“一案双查”,实施党内问责261起,问责100个党组织、187名党员领导干部,倒逼“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去年,市委启动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把它作为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群众工作。全市5.6万余名党员干部访农户、入企业、走村居,摸实情、办实事。

今年,我市“走帮服”活动在去年基础上创新抓手、丰富内涵、务实举措,快速回应基层群众诉求,努力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不仅实打实地解决了一批问题,而且有效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锤炼了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形成了“党员干部精神面貌好、全市上下发展氛围浓”的良好局面。

2018年放眼未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呼唤广大党员不忘初心、建功立业。如今,江海儿女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党建新路径,在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勇立潮头、攀高争先,向着更壮阔的明天启航,跑好改革开放接力赛,努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南通新篇章!

 

(本系列述评到此结束,感谢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