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气象: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
邮编:226018

电话:
0513-85099225

传真:
0513-85099235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南通

南通改革开放40年发展述评① | 思想先声

信息来源: 南通日报 | 2018-12-24 10:47:03 | 访问次数:445次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40年来,江海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是我们国家伟大变革的一个生动缩影。《南通日报》推出南通改革开放40年发展系列述评,展现南通奔腾澎湃的改革开放实践,描绘全市人民革故鼎新的精神风貌,讲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南通故事”,为南通落实好省委赋予的“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新定位、新使命加油鼓劲、汇聚力量。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1978—2018,对于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正在现代化之路上大踏步前行的中国来说,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具有特殊意义的40年。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亘古未有的历史巨变中,南通人是有足够资本,为40年成就而骄傲的。从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开启,南通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跟时代,解放思想,披荆斩棘,顽强拼搏,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抓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以项目为抓手推进产业、城市、交通转型升级,一批关系长远、牵动全局的大事要事谋定而后动,新一轮跨越赶超发展全面起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回顾南通改革开放40年来的每一次跨越,伴随的是一次次的观念突破和思想解放。正如市委书记陆志鹏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所说:“解放思想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法宝。南通发展的历程,就是解放思想与事业发展相互激荡、观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的历程。”

得风气之先

这是一个得风气之先的城市。

“思想要有时代性,事业要应着世界潮流。”百年前的南通,先贤张謇兴实业、办教育,为南通留下了诸多全国首创的事业,成就了两院院士吴良镛赞之的“中国近代第一城”辉煌。

而在4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南通又因跻身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而拥有了特定的历史地位。

这一地位,来之不易,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南通人解放思想的结果。

与其他城市一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沐浴着从北京吹来的春风,南通从封闭和墨守成规中舒展身心。全市上下思想解放、劲头十足,在全心全意投入经济建设过程中,南通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极大释放,南通的发展引人瞩目。1982年8月18日,新华社公开报道,南通市成为全国工业城市生产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被誉为“明星”的中等城市之一。特别是港口、电厂等重大基础设施紧锣密鼓推进,为其后南通全面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84年初,已经有了充分准备的南通,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央决定,在已有4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再分期分批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南通需要开放,南通有条件开放,南通要力争跨上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头班车。南通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对南通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必须牢牢抓住。

尽管在有关方面起初酝酿的名单中,南通并不在其中。但南通人毫不气馁,想方设法取得支持。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南通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对外开放的头班车。

事非经过不知难。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新与旧的观念碰撞自难避免。

“‘禁区’重重,‘框框’种种,每前进一步都十分艰难。”今年,曾任南通市委书记的朱剑,在《南通日报》撰文回忆“南通改革开放初的几件事”,就足以印证思想解放的难能可贵。

其中之一,就是那场关于中外合资搞房地产开发是否会涉及领土主权的争议。其时,中外合资搞房地产开发,在江苏乃至全国尚无先例。能不能搞?在反复论证乃至争辩中,思想与认识渐趋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法律上没有允许,但也没有不允许,为什么不能试一试……

这场讨论,直接的结果是,南通历史上首个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合资企业,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而诞生;更深的意义在于,不仅促进了领导层的思想解放,而且成为解决改革开放中新问题的好办法。

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打破个人崇拜;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打破计划经济的崇拜;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打破所有制问题上的公有崇拜……改革开放以来,南通人关注和参与了每一次全国性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从中汲取前进的无穷力量,推动了对外开放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跨思想“天堑”

大江大海交汇激荡,历经数千年冲积而成的江海平原,为南通人民提供了生息繁衍的家园。但长期以来,一条大江,迟滞了南通人走出去的脚步,更阻隔了观念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

“冲破思想上的长江天堑”,改革开放40年,南通的自我反思一以贯之。其中,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影响至今。

那一年早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东方风来满眼春,在全国激荡起的思想解放浪潮,也吹醒了南通人的警醒与奋起。

其时,曾与苏锡常并称四小虎的南通,不经意间远远掉在了兄弟城市后面;同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宁波,已领跑南通好些年。数据显示,尽管改革开放十余载让南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却一直在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轨迹在运行。

震惊之后是反思。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亲自关心、指导下,1992年3月24日,《南通日报》头版以《南通,你的优势在哪里?》,刊登了市统计局一份关于南通发展先快后慢的分析报告,并配发《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评论员文章,一场以“南通的潜力在哪里”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在江海大地掀起。

持续4个多月的大讨论,在全市上下激发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满腔热情。南通人开始在更高层次上审视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江海资源,视之为南通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发展战略渐次清晰、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掀起了南通快速发展的又一个浪潮。

这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影响还波及全省。《新华日报》报道此事的《大江隔断了什么——南通人在自我反思中奋起》一文,时任江苏省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批示“点赞”。一时间,大江南北反响强烈,特别是全省江北的广大干部都在思考,如何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长江天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今天的南通,早已“数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苏通长江大桥通车已整整10年。在其下游,崇启大桥长虹卧波;在其上游,沪通大桥的两条巨臂,正在向江中相向生长,握手在即。

有形的天堑跨越之后,南通人跨越思想天堑的脚步,从未停止。

塑城市之魂

漫步濠南路。冬日暖阳中,濠河波光粼粼,百年博物苑内依旧草木葱茏。

全长700多米的濠南路,本世纪初却是另外一番模样——临街有40余家店铺,拥堵混乱、饱受诟病,中国公共博物馆事业发祥地——南通博物苑被遮得严严实实,成了一颗蒙尘的明珠。

改造一条路,激活一座城。就是从濠南路开始,南通城迈开了新一轮扮靓的脚步,南通人则看到了能做事情、做成事情的希望。而因濠南路改造重现芳容的南通博物苑,更带来了一个激发南通人自豪感、自信心的重大机遇。

2002年夏天,两院院士、规划建筑大师吴良镛应邀南下,主持南通博物苑总平规划和新展馆设计事宜。眼前依稀可辨的近代南通城的印迹,触动了这位业已八十高龄的老人心弦。随后,他钩沉史料,小心求证,大胆而审慎地提出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命题。

历史记载着城市的历程,沿着它,可以寻见城市的图腾。吴良镛先生的这一学术发现,甫一抛出便引起南通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其时,寻找重新振作南通人精神状态的突破口,是摆在南通决策层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中国近代第一城”品牌凝聚人心,并将之引导到聚精会神、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看似一次普通的学术活动和城市推介,演变成一场润物无声、影响深远的深刻主题教育。传承先贤伟业、再创名城辉煌,南通人再度唤起干事创业的激情。与之相伴,从“‘双超’以后怎么办”,到“五年后我心目中的南通”等对城市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从“铁军”精神、“志愿者”精神的传承和光大,到“创建”精神、“抗非”精神的铸就与弘扬……南通不断以思想上的大跨越,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提供强大动力。

就在南通人重拾发展信心的同时,南通市委市政府目光深远地看到,在城市成为区域竞争的主体之后,一个城市的精气神,越来越与这个城市发展的快与慢、好与差密切相连。一场新时期南通城市精神的大讨论,于2005年正式登场。其规模之大、参与面之广、影响力之深,史上空前。大讨论后提炼形成的“包容会通、敢为人先”新时期南通精神,如今已被熔铸为南通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历时8个多月的大讨论,成了南通人形成共识、统一思想的过程,成了南通人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成了上下同心、推动名城复兴的一次思想总动员。

城市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一样,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抓住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机遇,推动利用外资“撑竿跳”,建设民营经济第一大市,深入推进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经济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所有县(市)跻身全国百强……南通从江河时代迈入江海时代,收获着一个又一个精彩。

写时代新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振兴,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崛起,同样如此。

40年奋楫争先,南通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大中城市20强、居地级市第6位,特别是近三年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产业、城市和交通转型升级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破解或者正在破解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难题、办成或者正在办成一批多年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为进一步追赶超越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势能。

40年击楫中流,南通迎来发展的强劲“风口”、承载着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新的期待与重托。今年1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南通走企业、访民情、问发展,对南通未来寄予殷切期望,勉励通州湾要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今年5月初,省委书记娄勤俭在通调研时,希望我市在国家战略中抓住机遇、放大优势,当好“一个龙头、三个先锋”。

把总理的勉励和期望铭记于心,对标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南通正在全省、全国发展大局的坐标上,圈点、勾勒追赶超越、争当先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市委市政府首先谋划的,仍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今年4月初,我市在全省设区市中先行一步,启动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市委书记陆志鹏强调:“新时代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坚定不移推动解放思想再出发,针对影响追赶超越的机遇疲劳、优势疲劳和路径依赖等思想障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根本遵循,在发展理念上实现新提升、在发展格局上谋求新突破、在发展举措上彰显新作为、在发展氛围上展现新气象。南通的奋斗目标已然明确: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宜居宜业富有魅力花园城市展现出现实模样。南通的战略路径已经清晰:布局空铁、江海联运港口、互联网三大枢纽,发展枢纽经济、打造经济枢纽,建设名副其实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南通的工作举措坚定不移:抓项目促发展,突出战略性、引领性、关键性和支撑性,梳理推进20个重大“先锋项目”……

时至年末。2018年即将收官,改革开放新征程已然开启。12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集中调研月”成果交流会,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在前三年工作基础上,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城市服务能级、交通枢纽能级,同时研究放大通州湾内涵、功能等,举全市之力,把通州湾建成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

方向对了,路再远,也会越走越宽。同样,对的事情,坚持去做,久久为功,一定会成功。我们坚信,高举思想解放的大旗,在追赶超越、争当先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南通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好中国梦的南通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