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气象: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6号
邮编:226018

电话:
0513-85099225

传真:
0513-85099235

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推荐

印尼纺织服装业 | 承接产业转移,审慎把握市场机遇

信息来源: 南通市 | 2018-12-14 12:11:28 | 访问次数:785次

印尼是世界十大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纺织服装业是国家支柱产业,是印尼国民经济重要一环。政府高度关注纺织服装业发展,纺织厂分布广泛,从业人口众多。

发展现状


传统优势产业,近年面临挑战

纺织服装业是印尼支柱产业,对印尼国民经济贡献巨大。据印尼中央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对印尼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约为9%;2008—2013年,上述产业年均增长率达4%。印尼纺织产业供应链正逐渐完善,化纤、纺纱、织布、染整、成衣制造等一应俱全,2014年印尼纺织业拥有800万—1000万纱锭。纺织厂遍布印尼各大城市,西爪哇、中爪哇及雅加达周边地区聚集了印尼近8成的纺织服装企业。印尼的纺织服装企业主要由当地华侨华人经营,少部分是外资企业。其中,郑年锦的塔雅马农加尔集团(Daya Manunngal Textile)已发展成为印尼最大的纺织集团,陈大江的友谊之光集团(Sinar Sahabat Group)是久负盛名的纺织企业,郭翰林、郭翰忠兄弟经营的格利斯(Kris)短剑牌花裙是印尼著名的服装品牌。

纺织服装业是印尼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纺织品主要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据印尼纺织联合会(API)统计,2014年印尼纺织品出口金额约为129亿美元,其中成衣类(如衬衫、T恤及裙子)约占60.9%,布料及纱线等约占39.1%。

近年来,印尼纺织业发展面临内外部不利因素。从内部看,2014年以来,电力和天然气税费提高,纺织企业为工人缴纳的最低工资和健康保险费率提升,导致纺织企业生产成本迅速上涨。从外部看,印尼生产的成衣中有较大部分是欧美品牌的贴牌生产,但由于近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印尼纺织服装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内外部不利因素导致印尼纺织服装行业有所萎缩。面对国际订单减少,以及国内原材料、工资等各种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选择解雇工人以削减成本。2015年,仅西爪哇省万隆市的几个纺织企业就有约6000名工人下岗,爪哇岛全岛纺织企业下岗工人达数万人。

政策导向


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投资政策方面,面对纺织服装业萎缩的趋势,印尼政府近年对纺织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8月,印尼政府宣布了“一揽子”经济政策,吸引外国投资。一是简化投资许可程序,为投资商提供一个更便捷和更透明的申请程序。二是修改“投资负面清单”,放宽外资企业在纺织服装业的准入门槛。三是税收激励政策,对纺织服装业采取税收减免,对出口占比超过30%的企业实行附加税减免政策。此外,政府支持印尼纺织服装企业进行设备现代化改造,企业进口国外设备达到一定规模,政府将按照设备金额的相应比例给予补贴,上限为200万美元。

贸易政策方面,2014年6月,印尼贸易部宣布取消对棉织物的进口限制。棉织物对印尼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口产品,因此取消进口限制将进一步推动印尼纺织业全面发展,创造更多引资机会。

市场机遇


纺织机械设备市场需求大

近年来,印尼纺织服装业对机械设备需求增大。企业普遍存在机械设备老化的现象,机龄20年的占20%,机龄10年的占60%,导致纺织企业效率低下。印尼工业部于2007—2014年已投入1.18兆印尼卢比(约合9320万美元)资金协助厂商更新生产设备,并带动厂商投入14.84兆印尼卢比(约合11.72亿美元),总计淘汰188万台机械设备。当前,印尼纺织服装业仍有大量老旧机械需要升级,主要包含织布机、针织机及鞋类等六大类机械设备。

为进一步带动厂商进行设备投资,印尼工业部已于2015年度预算内匡列1000亿印尼卢比(约合790万美元),协助纺织业厂商更新机械设备,以提升生产能力。另外,为提升印尼纺织业竞争力,生产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印尼政府力促本国纺织产业链延伸,加大制造、染整等后端产业链建设。无论是现有老化设备的更新,还是产业链延伸所需的新设备,印尼纺织服装行业都将有巨大的新机械设备需求。

合作现状


贸易投资稳步推进,纺机出口初具规模

广东与印尼在纺织服装领域的贸易投资稳步推进。贸易方面,2015年,广东与印尼纺织服装业贸易总额达8.43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对印尼出口6.78亿美元,进口1.65亿美元。纺织纱线是主要贸易产品,占比达60.4%。

投资方面,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工业费用高涨,印尼成为我国未来纺织工业的主要投资地点。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和辉实业有限公司在印尼投资402万美元,设立广东双瑞有限公司,从事纺织品贸易。2015年,中国恒天集团、天虹纺织集团等18家中资纺织企业计划在印尼中爪哇等地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总计将达2亿美元。印尼Sri Rejeki Isman(Sritex)公司与中国高科技集团携手合作,在中爪哇的文洛基里(Wonogiri)兴建综合纺织工业区,预计投资额达60亿美元。从长远看,中资纺织企业在印尼投资将对印尼纺织业的竞争力以及纺织品出口带来积极影响。

我国对印尼出口的纺织机械和器材亦不断增加。一方面,我国纺织机械设备的高性价比和适应性可以满足印尼市场需求,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纺织企业赴印尼投资的步伐加快,有效带动了国产设备的出口。我国对印尼出口纺机总额自2010年的1.16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2.32亿美元。据国际纺织生产企业联合会(ITMF)统计,印尼于2013年新增75.7万台纱锭设备,其中,我国的纺纱设备就占了80%以上。以中国恒天集团、无锡丝普兰喷气织机制造有限公司、常州市宏大电气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中资企业已在印尼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2014年,受印尼卢比贬值影响,企业购买新设备明显减少,我国对印尼纺机设备出口降至1.97亿美元。

合作建议


承接产业转移,审慎把握市场机遇

广东省的纺织服装业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已形成具备一定规模、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上升,产业向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东南亚地区转移成为大势所趋。印尼纺织业基础良好,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是承接广东省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较理想的目的地。

一是委托印尼代工生产,开展产销合作。印尼纺织服装业拥有大量廉价技工,在纺织企业比较集中的西爪哇地区。广东省内发展较快、拓展能力较强的纺织服装业企业可以将国内作为设计、接单的中心,提供物料及配件,委托印尼纺织企业代工生产,并与印尼厂商开展产销合作。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生产利润;另一方面拓宽了我国纺织服装在印尼的销售渠道。

二是抓住印尼纺织机械更新换代的机遇,加强与印尼在纺织机械设备领域的合作。广东省有实力的纺织企业也可以以设备投资为股本,入股印尼纺织企业,参与印尼纺织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需要指出的是,广东企业当前要加大印尼企业对自己产品、技术、品牌的认知,才能为拓展印尼市场创造条件。

三是掌握当地消费需求,扩大服装出口。作为全球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印尼伊斯兰服饰的市场需求较大。广东纺织企业应充分了解印尼服装市场消费偏好,开发设计性价比高、兼具当地特殊需求的服装,进一步扩大对印尼服装出口规模。

四是冷静理性地看待印尼市场,把握市场机遇。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印尼的劳工不是最为廉价的,政府对纺织业的支持力度也并非最大的,且自2014年以来,印尼卢比大幅贬值,导致外资进入该市场的风险增大。广东省企业应审慎看待印尼纺织服装业现状,既不能高估印尼市场需求,也要能够从印尼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寻找机会。